• 警钟长鸣

响鼓还需重槌敲——写在我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之际

发布日期:2022-12-07    浏览次数: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新时代十年,这句话已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开启了作风建设的历史新篇章,成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的重要标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党的二十大刚闭幕,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聚焦八项规定,审议实施细则,充分释放了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鲜明信号。

  十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狠抓作风建设,一槌接着一槌敲,一篙接着一篙撑,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十年磨一剑的坚定

  时钟拨回至2012年12月4日晚7点,人们从《新闻联播》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此,一场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在全党上下涤荡,在神州大地回响。

  十年来,我省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制定贯彻落实办法及一系列配套制度,在坚持中深化,在巩固中拓展,打出了一套作风建设“组合拳”。

  ——敲响通报曝光“警示钟”。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卫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今年中秋节前夕,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再一次在党员干部中引起震动。

  近年来,每逢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中秋等重要节点,“节前教育提醒、节中监督检查、节后问责通报”的监督执纪问责方式,已成为常态。

  ——用好监督检查“撒手锏”。

  “你好,请提供下订餐预约记录和发票开具情况……”这是近期巩义市纪委监委干部围绕违规吃喝等问题开展突击检查的场景。

  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制定《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作风建设的十六条举措》,每年实现省、市、县三级监督检查“三个过一遍”,先后开展了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酒杯中的奢靡之风等十余项专项整治。通过一个一个节点守、一个一个问题抓,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等“四风”痼疾得到有效遏制。

  十年磨一剑,砺出霜刃来。十年来,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07万起、处理6.3万人,分9003期对1.9万起典型问题通报曝光,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化风成俗。

润物细无声的转变

  风气一变干劲足,基层干部体会深。冬日暖阳,林州市龙山街道麒麟台村党支部书记李武广正和村民一起收拾闲置宅院。“现在去上边开会的时间少了,我们有大把时间在村里干实事,大家都攒着一股劲。”李武广说。

  攒着劲的还有中牟县副县长、万滩镇党委书记杜磊磊。到基层“墩苗”伊始,他扑下身子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和乡亲们聊出路、想办法,找出了一条“党建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绿色高效农业”的“红黄绿”发展之路……脱离了文山会海、告别了迎来送往,在繁文缛节上做“减法”、在务实作风上做“加法”,全省党员干部有更多精力用在联系群众、干事创业上,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作风建设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每天傍晚,家住郑州市顺河路的退休工人李文总爱到门口的紫荆山公园转悠,常去的是公园里的一处小院落——梦溪园,里面溪水潺潺、亭台错落。他清晰记得,十年前,这座郑州“最美庭院”一度沦为私人会所,觥筹交错间,游客不得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像梦溪园这样隐藏在公园、景区内的会所也朴素转身、还景于民。

  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善向上,在新风引领下,攀比行为逐渐减少,人情负担大大减轻。一个个作风建设“小微题材”的突破,成就了全社会作风转变的“宏大叙事”。

  “十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这些老大难,竟然被600多字的规定给管住了。”李文感慨地说,“八项规定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永远在路上的执着

  改变永无止境,作风常抓常新,向着“两个确保”阔步迈进,离不开过硬的作风保障。

  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旨高度一致,我省近一年来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清廉河南建设都聚焦作风重点发力,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

  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着眼打造适应现代化河南建设需要的党员干部队伍,持续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治理等,结合工作找问题,针对问题转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躬身入局、担当作为。

  于是我们看到,“万人助万企”活动里,党员干部争当“金牌店小二”,助力政商关系亲又清;“办不成事”窗口前,工作人员变身“陪办员”,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在“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的时代强音中,一副副“硬脊梁”“宽肩膀”“铁脚板”共同扛起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历史重任。

  “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向善向好,让坚守正道、积极向上、担当作为、求实奋进的良好风尚浸润中原、助力出彩。”这是《关于推进清廉河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今后五年目标”中的部分表述,再次体现了我省一以贯之抓好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

  对照“施工图”、细化“任务单”,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项目带动、分类实施,通过作风建设破题,把清廉河南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学校,推动清廉文化进校园,形成清廉从政、清廉从教、清廉从业、清廉修身的良好育人生态;在医院,完善医德医风建设机制,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在中原大地上,一场事关每个人的清廉建设正持续推进、次第铺开。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五年、十年,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永远吹冲锋号,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让现代化建设的征程清风涤荡、正气充盈。(刘勰 王健霞)

来源 ∣ 省纪委监委